top of page

我的故事

为什么我创立了 E3 (约10分钟阅读)

这是一段属于我的个人故事,希望能帮助你理解 E3 创立背后的原因。

在这里,我不仅分享我的成功,也分享我的失败。我希望敞开心扉,和你们分享我的人生。

这六个章节,浓缩了我过去五年在诺曼底与世界各地间的经历。

这是一个关于考验、怀疑、失败与坚韧的故事,也是一段关于遇见、努力和抱负的旅程。

祝你阅读愉快!

Pierre bras balants + calme.jpg

第一章:被打断的梦想 (2020–2021)

2020年,我在鲁昂大学完成了经济与管理学的学位,随后进入了一所商学院。按照计划,我将在2021年初前往中国杭州交换一个学期。自孩童时期起,我就对亚洲充满了好奇与憧憬。八岁时,我什至对表哥说过:“有一天,我一定会去中国工作。”

然而,新冠疫情改变了一切。第二次封城让国界彻底关闭,原本的计划就此破灭。学校给了我两个选择:要么提前开始间隔年(gap year),要么在线上完成一个学期的课程。但我心意已决——无论如何都要出国。我于是把目标转向东亚的实习机会。

当时,中国无限期封锁,日本也是如此,只有韩国还保持开放。我疯狂地投递简历,连续两个月每天从早八点投到晚八点,几乎不间断。老实说,在疫情期间寻找海外实习,简直像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亚洲国家以严格的入境规则闻名,而当时的环境更是难上加难。结果只有一家公司回应了我:一家韩国初创企业 MediHeroes。他们对我有兴趣,但要求我先用英文进行一次视频面试。

问题是——英语一直是我的短板。自高中以来,它就是我最差的一门课。但我下定决心要尝试。我提前三周准备,把面试问题写满了便利贴,反复演练。结果,我成功了!我拿到了实习机会。对我来说,这是第一次真正看见梦想的曙光。
​但命运再次捉弄我。为了申请韩国签证,我必须亲自前往巴黎的韩国大使馆。可就在我准备递交材料时,大使馆突然关闭了。结果,签证没拿到,我只能遗憾地返回巴黎。朋友成功了(恭喜Amandine),而我却被命运挡在了门外。

中国的大门已关,韩国也渐渐远去。

第二章 – 韩国梦 (2021–2022)

在多次未能去成中国之后,我把希望寄托在韩国。那段时间,我开始在家远程为一家韩国初创企业工作。那一年的春天格外美好,阳光温暖,我把所有的行政文件整齐堆放在书桌角落,以备不时之需。

终于,在 2021 年 7 月,韩国重新向外国人开放边境。我立刻加快所有手续的办理。9 月 18 日,我登上飞往首尔的航班。

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:第一次坐在 CEO 的车里,穿过首尔那一座又一座巨大的桥梁。我震惊于,竟然有这么多人,在世界的另一端,建立起了一个如此稳定而繁荣的社会。那是我第一次独自来到这座庞大的城市,几乎不会说韩语,也几乎不会讲英语。

最初几个月,既充满了挑战,也充满了奇迹。我在庆熙大学上韩语课(名字我已记不清了),在一家本地初创企业里体验日常生活,吃着从早到晚的盒饭,过着几乎完全沉浸式的日子。我甚至出演过韩剧、制作过音乐,与一些最知名的 K-pop 音乐人合作。在那里,我第一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工作强度和专注。

在那之前,我的工作经验仅限于在工厂流水线上打工,或在超市货架上码货。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触碰到“真实的企业世界”。我的英语当时依然很差,但逐渐有所提高,至少能应付日常交流。慢慢地,我甚至开始喜欢上了曾经讨厌的语言。

在那些难忘的月份之后,我回到了法国,但仍然远程为这家初创公司做商务拓展。与此同时,我频繁旅行:去过两次意大利,一次摩洛哥。每一次旅行都让我更加坚定了对“国际化经历”的热情。

我的韩国时光,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。

한국에 감사합니다.(感谢韩国。)

第三章 —— 重返法国、硕士阶段,以及与猎头的邂逅 (2022–2023)

在韩国的宝贵经历结束后,我回到法国,攻读地缘政治与国际商务硕士学位。这一年紧张却充满收获,我们研究了乌克兰等重大全球危机,并与法国军方的前高级军官合作。

这一年也是充满邂逅的一年: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(墨西哥、萨尔瓦多、黎巴嫩、美国、中国、意大利)共同学习与生活。让我难忘的一刻,是在戏剧课上,当众背诵尼采的名言并获得最高分,全场礼堂报以掌声。

与此同时,我必须找到一份实习来完成学位要求。但我几乎是从零开始。我的整个家族都在医疗行业工作,这个领域固然有趣,但与我的专业完全无关,我在自己领域里毫无职业人脉。

这时,一个几年前的记忆浮现:有人曾告诉我,在香港有一位非常成功的法国猎头。我决定联系他。
​​
起初,我有些犹豫。 “人力资源”对我来说并不“酷”,我很难想象自己投身这个行业。但这个念头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。经过两周的思考,我意识到这份职业正好结合了我所热爱的东西:人与人的联系、国际化的视野以及商业机遇。我决定尝试一下。

我经历了三轮面试,全程用英语……最终我成功了。 2023年,我在香港的一家大型国际猎头公司获得了实习机会。

​我的冒险,即将(重新)开始。

第四章 —— 香港的挑战、失败与坚韧 (2023–2024)

2023年初,我抵达香港;Lei Ho!时间并不理想:就在我准备开创未来之际,法国却爆发了家庭危机。我身处数千公里之外,无法给予任何支持。

我独自一人,身处陌生的大城市,在一份陌生的工作里,用着生疏的英语。最初的几个月非常艰难。每次会议上,要听懂中文、印度口音,甚至越南口音(即便我的法语很强),都像是一场考验。我感到迷失,有时完全格格不入。

我的房间只有 7 平方米。我蜷缩在狭小的空间里,感觉自己孤注一掷,却眼看着一切都在溃败。我对亚洲的梦想与现实之间,形成了巨大的反差。但我一步一步坚持下来。耳朵渐渐适应了英语,甚至开始在梦中使用它。尽管口语还不流畅,我却逐渐开始取得成果。

实习结束时,公司提出让我留下。

我必须做出选择:日内瓦还是香港?出于个人原因,我选择留在香港。而这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。

最初的六个月,枯燥得像戈壁沙漠。我拼命工作,却看不到成果。我开始怀疑一切:我真的适合这份工作吗?我身处的行业对吗?我的团队对吗?

于是,我向内寻找答案。我独自一人在香港的山里徒步,数十次大声与自己对话,努力寻找解决方案。我无法接受失败,我走得太远,不能此时放弃。

我重塑了自己的工作方式。我变得更严格,更自律。第一个到办公室,最后一个离开,周末也在加班。我不再给命运留下任何空隙。

加油!

五个月后,随着在中国、日本、印度、新加坡、越南、菲律宾等地的业务拓展,突破终于到来:我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。那一刻证明了我可以承受,可以将困境转化为成就。

​在中国,我第一次真正为自己感到骄傲。

第五章 —— 升职、成功……与空虚 (2024 年末 – 2025 年初)

经过数月的拼搏与努力,我终于得到了想要的一切:完成了业绩目标,我的表现得到了认可,升职也随之而来。对许多人来说,这本应是最终的奖励。

但很快,一种空虚感袭来。

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……可接下来呢?再重复同样的节奏,一年又一年,独自一人在世界的另一端,远离家人和儿时的朋友?

我意识到,胜利是短暂的。我渴望已久的成功并没有带来我所期盼的喜悦。我依旧在工作,但内心却始终觉得缺失了些什么。

在那三个月里,我陷入了深深的疑惑。我与意大利室友阿莱西奥无数次长谈,我们重构世界,探寻生命的意义。

像往常一样,我把自己交给了群山。

我一次次独自登山,边走边大声发问:

我在为谁而战?我真正追求的是什么?

我不断向内挖掘,试图磨炼欲望,让思绪逐渐清晰。


自从在韩国、香港的经历之后,我逐渐培养了对国际商务、工业以及“人”的热情。但我不满足于单纯的业绩和客户账单。


​也许,最动荡的季节才能孕育出最肥沃的土壤。正是在这段裂痕之中,E3 的种子悄然萌芽。

第六章 —— 回到法国,E3 的诞生

2025 年春天,经过数月的反思、怀疑与孤独,在香港的日子让我下定了决心:同年七月,回到法国。

是的,法国——世界上最美的国家,但往往伴随着最“难搞”的人……



我离开了那间 7 平方米的小房间,告别了我的国际同事和深圳的周末生活,回到了诺曼底的家乡。
这并不是退步,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。

因为这一次,我非常清楚自己想要创造什么。

我要建立一家能够连接法国与世界的公司,一家既能用法国企业的语言交流,也能与国际参与者对话的公司。

一家既懂本地规则,又能怀抱全球雄心的公司。

这就是 E3 的诞生。
E3 代表 Entreprise(企业)、Employee(员工)和 Education(教育)。

我们的使命很明确:

在亚洲:支持工业与制造业企业,从中小企业到跨国集团,帮助他们寻找并锁定合适的人才。

在法国:帮助国际工业集团建立强大而可靠的本地团队。

同时:培养和指导个人、学生、职场人士和未来的领导者,引导他们在全球化的就业市场中前行,塑造职业生涯,并创造有意义的人生。

因此,E3 远不止是一家猎头公司。

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,汇聚了商业、招聘与教育的交汇点。

我的愿景,是让 E3 成为法国与世界之间工业跨境招聘的标杆。

我不想做一家“没有灵魂的巨型全球化公司”,

而是要打造一个高端、精致的结构,

它扎根法国,面向世界,

以独特的严谨与人文关怀,树立新的标准。

目标很简单:
帮助企业成长,
帮助个人实现潜能,
并由此推动一个更加繁荣的世界。

 

 

 

Xiexie,

Pierre

bottom of page